二战德国电影-为什么中国各地一夜之间多了很多零食店?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察!您说的现象非常准确,最近一两年,中国各大城市,甚至县城和乡镇的街头,仿佛一夜之间冒出了许多装修风格类似、品牌各异的零食店。
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经济、社会和资本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个必然结果。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资本与模式的驱动:量贩零食店的“跑马圈地”
我们看到的这些新店,绝大多数不是传统的夫妻老婆店,而是量贩式零食品牌的连锁店。其核心商业模式是:
规模效应与供应链优势:像“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零食有鸣”等头部品牌,通过整合供应链,直接与工厂合作,砍掉了中间环节,实现了低成本采购。门店数量越多,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就越强,成本就越低。
风险投资注入:这个赛道获得了巨额的风险投资。资本需要增长和回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快速开店,占领市场。因此,各大品牌都在进行“跑马圈地”式的扩张,用资金换时间、换规模。你看到的一夜之间多出来的店,正是这种激烈竞争的直观体现。
加盟模式:为了更快地扩张,这些品牌主要采用加盟模式。总部提供品牌、供应链和运营管理,加盟商出钱开店。这种模式使得门店数量能呈指数级增长。
2. 消费趋势的变化:追求“性价比”成为主流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变得更加理性。
理性消费崛起:相比于品牌溢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和家庭)更看重“性价比”。量贩零食店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们提供大量白牌(非知名品牌)产品,品质不错,但价格远低于品牌商品。同时,也会以低价销售一些知名品牌商品作为引流。
“多、快、省”的购物体验:这些店铺通常面积大、SKU(库存单位)多,动辄上千种商品,从国产零食到进口零食应有尽有,满足了消费者“一站式购齐”和“逛”的需求,同时价格又非常便宜。
3. 精准的定位与市场空白
传统零售渠道存在一些痛点,被量贩零食店精准地抓住了:
相对于超市:超市的零食区品牌有限,且价格没有绝对优势。量贩零食店选择更多,价格更低。
相对于便利店:便利店的核心是便利,因此商品溢价高。量贩零食店的核心是低价和丰富,目标客群的购物目的性更强。
相对于线上:线上购物需要等待,且无法即时满足“馋嘴”的需求。线下店提供了“即买即得”的即时性,并且可以亲眼看到、亲手摸到商品。
4. 宏观经济的“口红效应”
在经济存在不确定性或人们收入增长放缓的时期,消费者会减少大宗消费(如买房、买车、出国旅游),转而增加那些能负担得起的小额“愉悦性”消费。价格不高的零食,正好符合这种心理,能够给人们带来即时的小确幸。这种现象被称为“口红效应”,零食店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益于此。
总结
所以,您看到的“一夜之间多了很多零食店”的现象,实际上是:
在资本助推下,采用加盟模式的数量贩零食品牌,抓住了消费者追求“性价比”的潮流,通过强大的供应链和规模效应,对传统零食零售渠道进行的一次快速迭代和洗牌。
可以预见,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很快会进入整合与淘汰阶段,最终可能会剩下几个头部品牌。但就目前而言,这场“零食大战”仍在继续,所以我们感觉身边的零食店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