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无法忍受 电影-十月稻田中期报告发布:营利双增,多元化布局构筑家庭食品版图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2025年上半年,随着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消费潜力持续释放,食品行业作为民生基本盘,展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近期密集发布的上市公司半年报显示,多数食品企业营收与利润实现双增长,产品创新、渠道优化与品类拓展成为推动业绩提升的普遍路径。

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前,A股食品板块已披露半年报的企业中,超半数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双增长。其中,以粮油食品、休闲零食、健康轻食等为代表的多条细分赛道表现活跃,部分龙头企业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反映出市场集中度提升与消费升级并行的趋势。

分析认为,上半年食品行业的增长主要受益于三方面因素:一是消费场景进一步恢复与拓宽,线下餐饮、出行休闲带动相关食品需求回升;二是健康化、便捷化、个性化消费趋势深化,推动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三是企业积极布局全渠道并加码数字化转型,运营效率普遍提升。

在此背景下,十月稻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月稻田)交出了一份营收与利润双双高增长的业绩答卷,其背后的品类策略与渠道布局,也与行业发展趋势高度契合。

业绩表现突出,玉米品类构筑第二核心支柱

根据十月稻田半年报数据,十月稻田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63亿元,同比增长16.9%;净利润为2.94亿元,同比增长97.7%。这一成绩在食品行业表现突出。



十月稻田业绩增长背后,多元化品类布局功不可没。十月稻田以玉米为代表推进品类创新,已经连续两年玉米品类中国销量领先,成为行业领头羊。据了解,十月稻田不仅拥有玉米棒、玉米段、玉米粒等多形态产品,还创新开发了烧烤味、麻辣味等风味系列以及即食玉米段等多类衍生产品,满足不同消费人群对家庭食品的不同场景需求。



数据显示,目前十月稻田旗下,仅黄糯玉米单品链接在抖音官方平台的累计销量就超1490万单。

多元化布局降低了十月稻田对单一品类的依赖,增强了抗风险能力。财报显示,十月稻田2025上半年的大米产品收入为20.66亿元,同比增长21%;玉米产品营收为4.33亿元,成为第二大核心品类。这种多元化策略不仅扩大了收入来源,也提高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

从主食到家庭食品 多元化布局增强企业韧性

在巩固大米、玉米、杂粮、豆类及干货产品等领域优势的同时,十月稻田成功切入休闲食品赛道,进一步拓展了家庭食品的版图。该公司推出的即食玉米段、水果玉米粒等休闲食品,凭借好吃、健康、便捷的特点迅速赢得市场认可。

据悉,为提升品牌影响力,十月稻田也通过年轻化沟通与跨界联名等方式,持续打破圈层、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比如,十月稻田与治愈系游戏IP《猫咪和汤》跨界合作,推出联名款产品,包括黄糯玉米、黄金玉米段、七色糙米杂粮饭团、玉米糙米饭团等;与此同时,还围绕“玉米轻食季”“新米季”两大原创IP进行“情绪营销”,让国民品牌故事有了具象载体,持续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另外,十月稻田打造了业内罕见的“双创始人”IP矩阵,在全网累计的粉丝数量已超150万。

精准洞察消费趋势 布局全渠道

十月稻田的业绩增长还得益于对消费趋势的精准把握。随着健康饮食观念普及,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低脂饱腹轻负担”的食品,更多健康食品被家庭餐桌需要。十月稻田旗下玉米棒、玉米段、玉米粒等多形态产品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既希望饮食健康,又要求便捷性。我们的产品恰好解决了这个痛点。” 十月稻田相关负责人说,“比如玉米段产品,开袋即可烹饪,既能保留玉米的自然香甜,又大大节省了准备时间。”

在全渠道布局方面,十月稻田在线渠道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7.76亿元增加3.4%至18.37亿元,商超收入达到4.96亿元,同比增长26%。报告期内,十月稻田既巩固了在线上的优势地位,也加速了线下渠道扩张。公司产品已进入全国主要商超系统,并精准洞察城市消费“最后一公里”的痛点,前瞻性深入布局即时零售渠道,抢占市场先机,实现了对不同层级市场的覆盖。

综合行业半年报情况来看,食品企业普遍在品类创新、品牌年轻化和渠道精细化运营方面加大投入。十月稻田的业绩表现和战略布局,正是这一行业趋势的具体体现。有分析指出,家庭食品赛道具有高频次、高复购的特点,品牌认知和消费习惯一旦建立,便能形成稳固的竞争壁垒。在中国庞大的家庭食品市场中,十月稻田已建立起清晰品牌认知和多元增长路径,其长期价值值得持续关注。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内容页广告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