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严冬 电影-OpenAI版“TikTok”浮出水面:所有内容强制AI生成
- 据《连线》杂志获悉,OpenAI正计划为其AI视频模型Sora 2推出一款独立的、类似TikTok的社交应用,其内容将全部由AI生成。
- 02同时,新版本将引入“选择退出”的版权机制,并推出允许用户在AI生成的视频中使用个人数字化肖像的社交功能。
- 03此举被业内分析为OpenAI意在复制ChatGPT成功经验、让用户体验AI视频潜力的策略。
9月30日消息,据《连线》杂志(WIRED)获悉,OpenAI正计划为其AI视频生成模型Sora 2推出一个独立的社交应用。该应用在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上与当前热门的短视频平台TikTok极为相似,其市场定位不言自明。
这款应用采用竖屏视频流布局,支持滑动切换的浏览方式,并设有基于算法推荐的“为你推荐”页面。在视频播放界面右侧,设有包含点赞、评论和“混剪创作”等功能的互动菜单。
与TikTok等传统平台最大的区别在于,该平台上的所有内容都将由AI生成。应用内没有提供从用户相册或其他应用上传照片或视频的选项,用户只能借助Sora 2模型生成最长10秒的原创视频片段。
据悉,OpenAI已于上周在内部启动该应用的测试,员工反馈普遍积极。内部资料显示,员工使用频率相当高,甚至有管理人员戏称这可能影响工作效率。
有业内分析指出,OpenAI此举意在复制ChatGPT的成功经验,通过打造独立的互动式应用,让用户以全新方式体验AI视频生成的潜力。
另有内部观点认为,在当前TikTok美国业务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这为OpenAI推出一个不与中国市场紧密关联的短视频应用提供了独特机遇。
社交新玩法:AI肖像的使用与争议
OpenAI于去年12月正式推出视频生成模型Sora。初期,用户仅能通过网页端访问,随后该功能被整合至ChatGPT应用中。作为当时最先进的AI视频生成工具之一,Sora仍存在一定局限性。OpenAI坦言,该模型在理解物理规律方面尚有不足,尤其在生成长视频时,难以呈现完全逼真的动作场景。
为了增强社交属性,Sora 2应用将推出一项颇具争议的身份验证功能,为社交互动带来全新的可能。用户完成身份验证后,即可在AI生成的视频中使用自己的数字化肖像。此外,该功能还允许用户在使用他人已验证肖像时进行标记,比如可以生成一段与好友同游主题公园、共乘过山车的虚拟视频。
然而,这项创新功能也引发了隐私安全方面的担忧。据知情人士透露,即使用户的肖像仅被用于未发布的草稿视频,本人也会收到使用通知。在深度伪造技术引发广泛关注的当下,这一功能如何防范非自愿的肖像使用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关于用户是否能够设置肖像使用的权限管理,或选择完全退出该功能,仍有待官方进一步说明。
这种技术革新与好莱坞创意群体的诉求形成鲜明对比。影视行业从业者始终坚持,AI公司在使用其作品训练模型或生成内容时,必须获得授权并提供合理补偿。今年春季,OpenAI与谷歌曾公开游说美国政府将AI训练纳入版权法的“合理使用”范畴,此举遭到好莱坞超过400位演员、导演、音乐人等创意工作者的联署反对,他们认为美国在AI领域的优势不应以牺牲其创意产业为代价。
与OpenAI的积极探索形成对比的是,TikTok对AI生成内容持更为审慎的态度。该平台近期更新了社区准则,明确禁止“在重大公共议题上具有误导性或对个人有害的”AI生成内容,展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
版权新政:“选择退出”机制引发反弹
在推出新应用的同时,Sora 2在版权处理上的一项重大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知情人士透露,OpenAI计划在新版本中引入“选择退出”(Opt-out)机制。这意味着,除非版权持有者(如电影公司、艺术家等)明确要求OpenAI不要在生成视频中包含其受版权保护的角色或内容,否则Sora 2将默认可以使用这些素材。
上周,OpenAI已开始就这项新规及具体操作流程向各大演艺经纪公司和制片厂进行通报。值得注意的是,该机制并不支持“一次性”的全面退出模式。据了解,OpenAI不会接受艺术家或工作室对其全部作品提出的整体“选择退出”申请,而是向部分机构提供了侵权举报链接,供其针对具体的侵权行为进行维权。
尽管在版权素材使用上采取了开放态度,但知情人士强调,新版本仍将坚守底线:未经明确许可,不会生成可识别的公众人物的图像。OpenAI首席战略官杰森·权(Jason Kwon)对此表示:“我们采取的基本策略是将肖像权与版权区别对待。”
这一政策被视为AI企业在内容获取上日趋激进的最新例证,立即引发了创意产业的强烈反应。AI授权与保护平台Vermillio的首席执行官丹·尼利(Dan Neely)评论道:“对AI领域的众多从业者而言,这一举措坐实了长期存在的担忧,也凸显出建立行业规范的必要性。”
多重考验:法律、安全与竞争
目前,OpenAI正面临一系列关于版权侵权的诉讼,包括《纽约时报》提起的、备受关注的案件。
在德国,音乐版权组织GEMA也已对OpenAI提起诉讼,指控其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歌词训练大语言模型。GEMA指出,ChatGPT仅凭简单提示就能准确复现大量歌词内容,表明这些歌词已实质上被存储于模型中,构成直接侵权。对此,OpenAI辩称其模型所呈现的是“学习到的模式”,而非对具体数据的存储或复制,并强调内容生成的责任最终应由用户承担。
与此同时,儿童安全问题也为OpenAI带来日益沉重的压力。该公司近期推出了新的家长控制功能,并正在研发年龄预测工具,旨在为未成年用户提供功能受限的“安全版”ChatGPT。然而,Sora 2应用将配套怎样的年龄限制措施,目前仍不明确。尽管OpenAI声称Sora 2内置了版权保护机制与内容过滤器,但其实际效果备受质疑,因为此前多个模型的测试结果均表明,其安全防护并非无懈可击。
在竞争层面,Sora 2将直面Meta、谷歌等科技巨头的同类产品的围剿。上周,Meta在其Meta AI应用中推出了专注于AI短视频创作与分享的“Vibes”内容流;而谷歌也在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将把其新一代视频模型Veo 3的定制版本接入YouTube平台。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由版权、安全与伦理问题引发的多重争议,Sora 2能否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仍需时间与实践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