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优秀电影-回避型人格的人会真心爱上一个人吗?

回避型人格的人不仅会真心爱上一个人,而且他们的爱可能非常深刻和强烈。 但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处理亲密关系的过程,与安全型或焦虑型的人有着天壤之别,这常常会给他们的伴侣带来巨大的困惑和痛苦。

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他们的“爱”是存在的,但他们的“恐惧”同样强大,甚至常常会压倒爱的表达。

为什么回避型人格的爱看起来如此不同?

要理解他们的爱,首先要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核心冲突:对亲密感的渴望与对被拒绝/被伤害的恐惧之间的激烈斗争。

  1. 爱是存在的,且可能很深

    • 内心戏丰富:他们可能在内心已经对你极度依恋,将你理想化,并在脑海里上演了无数关于你们的美好场景。他们的爱更多是一种内心深处的、私密的情感。

    • 细节中的温柔:他们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我爱你”,但可能会通过行动来表达关怀,比如记得你随口提过喜欢的东西、在你生病时默默为你买药、在你需要空间时绝不打扰。这些细微的举动对他们来说,就是爱的证明了。

    • 你是特殊的:对于一个回避型的人来说,允许你进入他们的生活,哪怕只是一小段距离,已经是对你极大的信任和认可。你对他们来说是“例外”,是他们克服了巨大恐惧才选择靠近的人。

  2. 恐惧是如何压制和扭曲爱的表达的?

    • 亲密=危险:当关系越来越近,他们的警报系统就会响起。过于亲密意味着可能暴露自己的缺点(他们自我价值感通常很低),意味着未来可能会被对方失望、批评或抛弃。这种恐惧感会让他们本能地想要“拉远距离”来获得安全感。

    • “自给自足”的防御机制:他们坚信只能依靠自己,依赖他人是危险的。因此,当他们发现自己开始依赖你、需要你时,会感到恐慌,从而用疏远来重新确认自己的“独立性”。

    • 压抑和否认情感:为了应对这种恐惧,他们会下意识地压抑自己的爱意和思念,甚至会在内心“贬低”伴侣或这段关系的重要性(“其实我也没那么需要她/他”、“一个人更好”),以此来减轻可能失去时的痛苦。

在关系中,你可能会看到的矛盾表现:

  • “推拉”行为:在你们关系亲密、进展顺利时,他们可能会突然变得冷淡、疏远,找借口减少联系(“推”)。而当你可能因为失望而准备离开时,他们又会被失去的恐惧驱使,重新靠近你、展示魅力(“拉”)。

  • 难以承诺:谈论未来、见家长、确定关系等步骤会让他们感到被束缚,从而犹豫不决或逃避。

  • 沟通困难:他们极不擅长表达内心的脆弱和真实需求。在发生冲突时,更倾向于选择冷战、逃避,而不是沟通解决。

  • 关注你的小缺点:当感到关系太近时,他们可能会在内心放大你的某些小缺点,以此来说服自己“这个人并不完美,保持距离是合理的”。

作为回避型人格的伴侣,该怎么办?

  1. 理解而非改造:首先要明白,他们的行为不是不爱你,而是源于根深蒂固的恐惧和防御机制。试图强行改变他们只会加剧他们的恐惧。

  2. 保持稳定的距离和节奏:给他们足够的个人空间,不要“穷追猛打”。你的稳定和可靠,会慢慢让他们感到安全。就像对待一只受惊的小猫,你越是平静地待在原地,它才越有可能主动靠近你。

  3. 避免过度情绪化的索取:激烈的质问、哭诉、要求他们给出爱的证明,会让他们感到被吞噬,从而逃得更远。

  4. 鼓励而非施压:当他们做出微小的、积极的沟通尝试时(比如分享一点心事),给予积极的、温和的回应,而不是立刻抓住机会要求更多。

  5. 关注自身需求:最重要的一点是,问问自己是否能接受这样一份“若即若离”的爱。你的情感需求同样重要。如果这段关系让你持续感到痛苦、焦虑和自我怀疑,你需要优先照顾好自己的感受。

总结来说:

回避型人格的人真心爱上一个人,他们的爱是真实而深刻的。但是,这份爱被包裹在一层厚厚的、由恐惧筑成的外壳里。作为伴侣,你需要有极大的耐心、理解和稳定的自我价值感,才能慢慢触及那坚硬外壳下柔软的内核。

同时,对于回避型人格者自身而言,如果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愿意寻求改变(例如通过心理咨询),是可能逐步建立起更健康、更安全的亲密关系的。但这需要他们自身有强烈的意愿和勇气。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内容页广告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