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大学生该怎么认清当下的就业环境呢?

  除了关注行业,还需要了解:

  • 政策性岗位(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招录规模预计将适度扩大,相关考试会提早进行

  • 基层就业项目(如“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以及地方基层服务项目是重要选择,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力度也会加大

  • 灵活就业(包括自由职业、创业等)比例有所上升。2023届本科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的比例为5.1%。国家对自主创业有相应的扶持政策

  宏观趋势与挑战

了解一些宏观趋势,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表格中的行业动向:

  1. 经济增长与就业市场:当前全球经济前景存在不确定性,这会影响就业岗位的创造。国际劳工组织下调了2025年全球就业增长预期。国内经济则处于转型升级阶段,虽然总体就业局势稳定,但部分行业和群体仍面临较大压力。

  2. 人工智能(AI)的双刃剑效应:AI会创造新岗位(如AI训导师、数据科学家),但也可能替代部分任务(如翻译、会计等)。约有近四分之一的工人可能受到生成式AI的影响适应并与AI协同进化是关键。

  3. 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两头难、中间缺”(即新成长青年劳动力和大龄老龄劳动者就业难,25-50岁成熟劳动力短缺)的现象比较突出。同时,存在技能错配(学历与岗位要求不匹配)的问题

  4. 更多毕业生与更激烈的竞争: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222万人,这必然加剧就业市场竞争。

  给大学生的行动建议

认清环境是为了更好地行动。你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 精准自我评估与定位

    • 深入剖析自我的职业兴趣、性格特征、能力结构以及价值观。思考你喜欢什么、适合什么、能做什么、最看重什么。

    • 可以借助科学的职业测评工具,或请教老师、家长、职业咨询师。

  2. 提升核心竞争力

    • 夯实专业基础:专业知识是立身之本。

    • 培养“未来证明”的能力

      • 数字素养与AI应用能力:尝试学习“专业+AI”的课程

      • 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避免死记硬背,多参与项目实践。

      • 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小组项目。

      • 持续学习与适应能力:保持好奇心,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 积累实践经验实习、项目经历非常重要。通过“访企拓岗”行动、职业规划大赛等渠道争取机会。

  3. 拓展信息渠道与人脉网络

    • 关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各地人社部门官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信息。

    • 主动搭建人脉网络,与师兄师姐、老师、行业人士交流。

  4. 调整就业观念与期望

    • 拓宽视野:不必只盯着“热门”或“传统”行业,关注新兴领域和基层机会。

    • 理性看待薪酬:虽然重要,但长期发展空间、个人成长、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同样值得考虑。

    • 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第一份工作未必完美,它是一个积累经验、探索方向的平台。

  5. 关注并利用好政策资源
    国家为促进就业出台了诸多政策,例如:

    • 基层就业项目(如“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

    • 民营企业招聘专项行动(如“全国民营企业招聘月”)

    • 就业技能培训(如教育部推动的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 对困难毕业生的“一对一”帮扶(优先推荐岗位等)
      建议你主动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咨询这些政策,确保自己能充分利用。

  最后想说

认清就业环境,不是为了制造焦虑,而是为了减少迷茫,更有方向地前行。当前的就业市场虽然挑战重重,但也充满了新的机遇。希望你能:

  • 保持积极心态:你的职业生涯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初期的一些挑战和调整是正常的。

  • 主动探索与实践:不要等待机会,而要主动创造和争取机会。

  • 持续学习和成长:不断提升自我,是应对变化最有效的方式。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内容页广告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