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世界500强了为什么雷军还在讲故事?
即使小米已经进入了世界500强,雷军依然在“讲故事”,这非但不是掉价,反而是他作为顶级企业家智慧和高明战略的体现。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为什么“讲故事”对雷军和小米如此重要:
1. “讲故事”的本质是高级的品牌建设和沟通
我们不能把雷军的“讲故事”简单理解为吹牛或画大饼。它的本质是:
塑造品牌灵魂和情感连接:产品参数是冰冷的,但故事是温暖的。雷军讲述自己从程序员到CEO的历程、小米创业时的“小米加步枪”、和用户交朋友等故事,都是在为小米品牌注入“奋斗者”、“创新者”、“厚道”等情感价值。这能让消费者产生超越产品本身的情感认同和忠诚度。苹果的乔布斯、特斯拉的马斯克都是讲故事的大师。
简化复杂信息,降低传播成本:小米业务庞大而复杂,涉及手机、AIoT、汽车、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直接向公众解释所有这些战略细节是非常低效的。而一个精彩的“故事”(例如:“小米汽车要为热爱汽车的人造一辆梦想之车”)可以高度概括其愿景、目标和价值观,让人瞬间理解和记住。
建立信任和亲和力:雷军“劳模”、“雷布斯”、“憨厚”的公众形象,正是通过他持续、真诚的叙事建立起来的。当他分享成功与挫折时,公众会觉得他真实、可信。这种个人魅力会直接转化为对小米品牌的信任。一个世界500强的创始人依然亲自在发布会上侃侃而谈,这本身就是一种“亲民”和“重视用户”的信号。
2. 小米独特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需要持续讲故事
小米的商业模式核心是“硬件+互联网+新零售”,其基石是庞大的用户群和极高的用户活跃度。
“和用户交朋友”的价值观需要持续维护:小米从一开始就是靠聚集一群“发烧友”起家的。讲故事(如发布会、微博互动)是与这些“朋友”保持沟通、维持社区活跃度的最重要方式。如果雷军因为公司做大了就变得高高在上,反而会动摇小米的立身之本。
为生态链产品引流:小米有数百个生态链产品。雷军为小米手机、小米汽车讲一个宏大的故事,其带来的流量和品牌效应可以惠及所有小米生态链中的产品,这是一种高效的流量杠杆。
3. 应对新挑战,尤其是当前的“生死之战”
进入世界500强只是一个里程碑,而不是终点。小米面临的竞争前所未有的激烈。
手机市场的红海竞争:在全球手机市场,小米需要与苹果、三星、以及国内其他强劲对手竞争。讲故事(比如强调自研技术、影像突破)是差异化竞争、抢占用户心智的关键手段。
为小米汽车铺路:造车是小米未来10年最重要的战略,也是一场投入巨大、风险极高的豪赌。在汽车这个全新领域,小米是“新势力”,品牌认知度为零。雷军必须倾尽全力,讲述一个关于小米汽车的动人故事:
吸引人才和投资:精彩的故事能吸引顶尖人才加入和资本市场的看好。
建立初步信任:让潜在消费者相信,一个做手机的公司能造出好车。
创造期待感:为产品上市积累足够的市场声量和预热。
总结:雷军的“故事”是什么?
雷军讲的早已不是“我们要活下去”的创业故事,而是升级为了:
愿景故事:例如“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技术故事:例如在澎湃OS、仿生机器人、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技术投入和突破。
价值观故事:始终强调“真诚”和“热爱”。
结论是:企业越小,讲故事是为了“求生”;企业越大,讲故事是为了“求胜”。 对于雷军和小米而言,讲故事不是可选的营销技巧,而是战略核心的一部分,是维系品牌生命力、应对激烈竞争、并走向下一个巅峰的必备能力。世界500强的身份,恰恰让他的故事有了更强大的背书和更广泛的听众。